星期五, 9月 29, 2006

共筆小怨念

之前在表決這個學期的共筆制度的時候,由於組頭人選難產,所以本學期共筆制度遂改成所謂「互審制」。差別在於,原本的組頭制在共筆寫出來以後會由班上專門負責某科目的「組頭群」負責審稿,而互審制則是寫稿的共筆小組自己審(可以組內互審,可以統一由某組員審.....方式由小組自己決定),而作為新共筆制度好不好的試金石:第一本藥理共筆和病理共筆已經發下來了。

讀了以後和周圍一些認識的人討論的結果,是真的感覺到共筆品質有下降,比如第一本病理共筆劈頭就寫「Golgi Body:製造蛋白質」,看了頗為無言。小瑕疵很多(明顯的字拼錯,如「入鈉出鈣」寫成「入納出鈣」),排版也不統一,內容上「課本補充」那些好東西也比較少。

共筆品質下降或許很多部份可歸咎於互審制的原罪,互審制是把審稿的工作分散到班上每一個人,但是畢竟班上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有組頭等級的幹勁和責任感。可是這不代表現行的互審制已經最佳化,沒有改進的空間。

個人自己的感覺,現行制度最大的問題是人力編排的問題,以前組頭制,每次寫共筆至少用到三個組員加三個組頭總共六個人,但是現在互審制卻只用三個人,而且是組內互審,就算不考慮「班上每個人」和「班上每個組頭」能力平均值在統計的差異,也會有幾個問題:

1.負擔的問題

以前寫共筆會用到三個組頭加上三個寫稿人,工作由六個人分擔,現在卻由三個人包辦寫稿加審稿,每次寫共筆的每人平均工作負擔變兩倍。寫稿用了不少精神,審稿品質當然可能會下降,不是說審的人一定會亂來,但可能就沒力氣去對照課本,或是雖然很認真,但因為比較累所以可能就比較容易出錯。何況現在已經進入高年級,大家私下都很忙,一次要一個人又寫稿又審稿,可能就忙不過來了。

2.品質震盪問題

一本共筆的品質是每個組員付出心力的平均值,統計上說:取越多點來平均,平均值的震盪幅度就會比較小,比較不會大好大壞。應用到共筆製作上,每次做共筆的人數多一點,所有人都一起放水的機率就會比較小,三個人同時偷懶放水的機率永遠大於六個人同時偷懶放水的機率。人數多一點,有人放水就會有另外的人救,比較不會產生考前遇人不淑共筆爆掉的情況。以這點來看,組內互審只用三個人是不智的,寫稿和審稿應該用不同的組別,人數才比較夠。


3.互相放水問題

組內互審有個特性就是「這次稿子你審,下次換我審」或是「這次我審你,下次你審我」,這種「互相制衡」的關係非常的明確且緊密,而明確且緊密的「互相制衡」就會導致「互相退讓」,比較不是非常有責任感的組,可能就會你審我的稿鬆一點,我審你的稿也鬆一點。組頭制之下組頭都不大敢輕易退稿,何況是對「感情好 + 會一起做共筆做很久 + 下次會審你稿」的人退稿?

小結

個人的建議是做一次共筆應該用兩組共筆組,一組寫稿一組審稿。這樣基本上寫稿的寫稿,審稿的審稿。審稿人不必打字,就會有多一點的力氣更仔細抓錯或是看課本。碰到不負責任的共筆組也比較不必害怕,因為有另外一組進行救援。互相放水的情形也少點,因為這次審稿的人近期未必會被這次寫稿的人審稿,不同小團體也比較不容易因為感情和整個學期都要一起寫共筆的關係互相放水。

這樣對已經很辛苦的學藝股長會不會很麻煩?可能改變制度又要重新排班,會增加學藝的負擔。其實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這次寫稿人的稿,由下禮拜同一節課的共筆組進行審稿,這樣共筆排班根本不必重排,只要做個推文表決加上一只行政命令就好:「以後制度改成,這次寫的人由下次寫的人進行審稿」,就可以了。

不過這些東西目前只是個人碎碎念,或許班上同學覺得其實這樣的品質還是可以接受,沒有人想要改革,只是我自己特別龜毛,或是說其實大家只是不熟悉制度,時間久了就會上軌道,又或許班上只有很少人很不負責,大多數人做出來的共筆其實還是好共筆。甚至或許大家都有自己的準備之道(比如上課認真作筆記或是認真看課本),根本不太需要共筆。或許我的推論根本不符現實,寫稿審稿一次來其實完全不會更累,品質沒有差,或是組內的人其實都鐵面無私勇敢退稿。這些都是未定之數,還要觀察一段時間,個人認為:第一次考試應該就是對共筆好壞的重要檢驗。 全文連結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