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24, 2005

版面更新,步調調整

版面更新,步調調整

最近考試實在是如火如荼,換個新版面冷靜一下自己

大三段考已經過了兩次,還剩下兩次,未來的功課只有更重,而我現在就已經受不了。所以也到了該面對自己的時候了,不能每次考試都把頭埋進共筆裡面苦讀,然後就以為自己已經盡了所有的努力。這樣還不夠,不夠.....

經過了兩次的考試,一次考很砸,一次考小爛,我決定返回觀察我自己,到底甚麼樣的讀書方法對我最有效率?我發現:我是個程式設計師型的讀書人,只要把知識內容弄的像程式碼,我的效率就能提昇1500%以上orz

舉例:

所謂的XXXX,一共可以分成OOOOO,RRRRR,ZZZZZZ,而其中老師說比較要注意的是:.......,以下就這幾點開始說明....
OOOOO:所謂的OOOOO,在A的前面,被B覆蓋著,用途有兩種,MMMMMMM,主要支配PPPPP,另外一個NNNNNN,作用於QQQQQQ

對我來說可以改成:

XXXX
--->OOOOO
------>1.在A前,被B覆蓋
------>2.用途:
--------->1.MMMMMM:支配PPPPP
--------->2.NNNNNN:作用於QQQQQQ
--->RRRRR
--->ZZZZZ

我開始好奇,為甚麼這樣會比較有效,我提出了幾個可能的假說:
1.念共筆,不管是第幾遍,一定是每個字讀一次
2.對於知識的記憶能力和了解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共筆說的太簡略,反而記不起來,如果加以口語化的引導反能幫助記憶
3.對於知識的記憶能力和篇幅量成反比
4.對於內容的熟悉度與掃描次數成正比
5.每閱讀一次所獲得的「熟悉度提昇」與一次掃過的篇幅數成反比。例證:考前快速掃一遍,十分鐘以後通通忘光光

而把共筆內容濃縮成縮排過的樹狀圖,對我的幫助可能是因為:
1.每次要讀的字數減少

共筆中口語化的部份具有引導思考的效果,「顏面神經藉由chorda timpani支配sublingual和submandibular」絕對比直接寫「CNVII->Chorda tipani->sublingual,submandibular」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幫助記憶,可以讓人更容易了解、記熟。但這些都只限於第一次或第二次的閱讀。真正在硬食的時候,讀「CNVII->Chorda tipani->sublingual,submandibular」一定比讀「顏面神經藉由chorda timpani支配sublingual和submandibular」更有效率,因為念第二次的時候其實已經了解這段話在說甚麼了,引導型說法只是增加自己要讀的字數而已。

2.了解度不變(之前作表格時就已經共筆讀過一次了,解釋性的部份不必讀太多次,又不是數學XD)
3.篇幅量大減(N本生理共筆被我濃縮成14頁左右XD)
4.掃描次數大增(閱讀量 = 時間 / 週期,現在每念一次的週期大減)
5.既然篇幅被我大砍,內容又沒少,掃描次數增加(表格我可以念七八次以上),熟悉度up

這就顯示了大腦一個可能的矛盾,知識要經由「理解」和「背誦」兩關才能成為「記憶」,進而在「考試」中轉換成「分數」。只有「理解」,就像原文讀一遍,考試統統「好像有看過,可是不會寫」。只有「背誦」,就像叫小孩子背大金剛經,絕對是背不起來,考試陣亡。「理解」這關的要求是「資訊越多越好,越完整越好,越細緻越好」,但是「背誦」這關卻是「資訊越簡潔越好,越有條理越好」。共筆一段可能有500個字,關鍵字可能佔50個字,理解,說明的文字可能有450個,而這450個文字可以讓讀者理解50個關鍵字的意義,真正深深的懂,然後才能記憶。可是在理解意義以後進行考前衝刺,原本要幫助理解的450個字卻在「背誦」這關成為累贅,因為每次複習都要額外讀這450個字,結果反而把原本可以集中在已經了解的50個關鍵字上的精力都分散掉了,結局就是好像讀了一大堆,共筆蓋起來就船過水無痕....

目前還在持續整理假說中.... 全文連結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