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14, 2005

共筆存在的正當性?

其實這篇文章我從以前就很想寫了XD。所有的一切是我注意到台大法律系有共筆公聽會開始,那時我真的嚇到,天阿,我知道有老師反對寫共筆,但沒想到還有學校系所用召開公聽會禁共筆的方式處理的。結果我去ptt的NTUlaw看,那裡有一位p教授對「共筆現象」大力的反對,還不惜跑到學生班版上和學生筆戰,公聽會好像就是他催生的:P。整個現象引發了我思考的興趣,因為我一直覺得那位教授的論點怪怪的。

以我個人對於共筆的經驗來講,其實我本來也是絕對原文主義者的,不過大三以後課業太重我就被逼的只唸共筆了。共筆和原文有沒有差?當然有差,資訊細節度下降不少,而且原文比較偏向引導、詳細解說,共筆就是硬灌=.=,可是現實就是一切阿,唸原文考試一定唸不完加挫賽(因為根本記不住),無敵共筆唸熟考場上就是勇猛阿(只是相對啦,現實上還是不堪老師之一擊)

檢討反對「共筆學習」的「反共義士」的聲音,大概:共筆學習法會剝奪學生進行額外閱讀的機會(如主動讀原文等),會養成不認真的上課態度,共筆會讓學生「中毒」,學生越來越依賴,最後只是得到一大堆零碎片段的知識,而不是完整的一塊.....

共筆剝奪學生閱讀原文的機會所以該禁?恩,這個理論雖然聽起來有理,可是總覺得那裡怪怪的,經過思考以後,我發現自己被引進對方的語脈裡面,在對方佈置的主題裡進行思考當然看不到要點啦XD。回到共筆的本質,共筆是甚麼?筆記。筆記是做什麼用的?增加上課吸收用的。學生讀了共筆就不讀原文的原因是:「唸共筆就可以考試嗨啪了,為甚麼要唸原文?」其實做個轉換就是「只要把老師上課的東西弄熟就可以過,何必唸原文書?」,學生因為上課東西沒有完全弄熟,所以跑去讀原文,結果反而得到比單純只弄懂老師上課內容更多的收穫,是因禍得福,但是如果因為學生會倚賴「弄熟上課內容」就禁止學生搞共筆,那就會發生矛盾:學校一方面主張學生要來聽課,一方面禁止學生把上課的東西記熟,只可以記大概,不然會導致學生的依賴。

其實這就像是MP3科技帶來的問題,大家都知道MP3科技是很優秀的技術,但是他也帶來了大量的盜版問題,如果只因為「MP3造成大量盜版」就直接封殺MP3科技,那似乎有失公允,因為大家在科技界的宣傳下,都知道「中性科技無罪,是使用的人有罪」。

回到共筆現象這個議題上,把問題簡化成:「有一個教授只教經濟學裡面十分之一的知識,他考試也只考這十分之一,而他們台下的學生也很聰明上課只聽一遍就記住,結果教授事後發現:因為他只考這十分之一的知識,結果那些聰明的學生就只學習那十分之一,而忽略了另外的十分之九。」請問假如這種其況發生,要怪教授還是怪學生?當然學生不主動,不積極的態度固然不好,因為大學教育是要學「真本事」,要學習在社會上和他人激烈競爭也能站起來的內涵(包含知識和品德、人文等),而不是只單純應付考試。不過假如那位教授說:「為了確保學生主動學習,我上課全班只能有四分之三出席,剩下的四分之一不准聽課,而我考試還是考全部」結果學生為了彌補自己沒聽到的四分之一,真的跑去翻了完整的原文書學到了百分之百的知識,教授的目的達到了。可是,這種方式對嗎?當然不對,學生來上課就有權把課堂上的東西全部記起來。這是一個問題。


另一個問題:固然為了自己未來的競爭力,學生固然應該多學點東西,但是假如老師自己把考試侷限於某個範圍導致學生只願意學那裡,應該說是考試方法的問題,或是現行教育體制的問題。說的更白話一點:老師整個學期只考一本書的一部分,那麼學生要不要讀其他部份應該是學生自己作主。「只讀課堂知識就可以過考試」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應該是修改考試方法而不是禁止學生把上課的內容全部記起來。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禁止學生自己做共同筆記不但剝奪了學生把課堂知識完整記憶的權力,也涉嫌影響同學的自主權:同學在自己的家裏面,用自己的電腦,自己的網路做自己的筆記以幫助自己的學習,應該是有自主權的。


「學生依賴共筆不主動求知」的問題,其實應該透過考試方法和成績評量方法的改變來解決。美國傳播系絕對不是筆試考硬背就算了,而是請同學模擬主播採訪另外一位模擬當事人的同學。美國的歷史系也不是只有期末考,他們還有課堂小考,口頭報告,書面報告....學生必須主動學習額外的知識才能應付,加上師生比例是超級小班制,一般可能不到二十人。在這種環境下,誰敢上課不認真?誰敢只背共筆?誰敢翹課?

美國學生很認真的把上課內容記起來,並且主動學習額外知識以應付教授的考試。台灣的學生也很認真的把上課內容記起來,可是因為老師不考課外的東西,所以學生不學,而有老師因此要求學生不可把上課的東西記熟,這樣才會有學習原文的動機,到底是誰是誰非? 全文連結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