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6, 2005

Wiki

新聞來源

其實這次想探討的東西和新聞來源關係只有一點點。最近Wikipedia發生有人惡作劇寫了篇文章謊稱某個新聞記者是暗殺甘迺迪的人,而這篇文章在Wikipedia停留數個月之久。這個事件對Wikipedia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不過新聞來源中由Nature所作的調查顯示Wikipedia的錯誤率其實只比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多33個百分點,這比我預料的低很多,因為Wikipedia本質上是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線上百科全書,而且他本身是非營利性,對於文章的檢查只能由志願者進行。

其實對我來說,Wikipedia這個東西不曉得是什麼時候突然冒出來,然後就大方進入了我的生活。好像是有一天我在網路上不知道看到甚麼網頁還是點了甚麼連結,然後「喔?線上百科全書,Let's see(go and see,I shall see XD)」然後嘗試搜尋了幾個字,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Wiki大神幾乎甚麼都知道耶

從此我就陷入了劈腿的生活,Wikipedia和Google是兩位美麗的異性,Google的個性很活潑,話很多,問他問題的時候他說話很雜亂無章,常常要耐心研究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重點,而Wikipedia女士比較冷靜,而且簡單扼要直接切入重點,不過東西的「廣度」自然不及Google女士了。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兩位女士陪我度過無數PBL和報告的時光,我和這兩位幽會,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把焦點從我拉到Wikipedia,有鑑於「Wikipedia」的成功,其他的Wiki系列也紛紛出籠,Wiktionary是Wiki形式的字典,而大眾比較關注的則是Wikibooks,他和Wikipedia差不多,只不過Wikipedia的內容是一篇篇的文章,而Wikibooks提供的是書。Wikibook的支持者有言:總有一天要幹掉昂貴的原文書,讓大家有免費教科書可看。

雖然我很喜歡Wikipedia,但我對Wikibooks能否成功是有疑問的,因為「書」和「單篇文章」內容實在差太多了。如:百科全書的一篇文章所應該提供的資訊很清楚,但是「書」就必須有設定,這本「書」是針對入門者呢?還是普通者?還是進階?這本書的風格是甚麼?是言簡意賅?還是像Gray's anatomy一樣犧牲可讀性,但是保證包含所有的知識?而一篇文章很容易維持其一貫性,但是一本書如果前後由不同作者共同編寫,可能會出現前面寫的很簡略,後面很深奧,前面很有趣,中間很枯燥的狀況。或是原本想寫的人只是想弄本入門書,但是後來的人東西越加越多,而且因為缺乏中央負責人,所以產生出來的東西,與其說是「書」,不如說是「知識碎肉拼合體」。又,寫本書和寫篇文章所需要的成本可能完全不同,一本優良的教科書,比如解剖書好了,必須有大量的手繪彩圖、照片等等等等,因此有的類型的書可能就比較難做,這些都是問題..... 全文連結

0 意見: